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我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觉的长期执政基础。实现共同富裕的难点和核心点就是缩小城乡差距,除了城乡差距以外,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也是共同富裕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江苏特思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特思德)成立于2018 年,是国内开创性焊接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江苏特思德由多位国际焊接工程师、国际焊接技师、高级焊接工程师、高级焊接技师、无损检测工程师、焊接检测工程师及 1000 多名涵盖各行业的焊接技工和管理人员组成。经过5年在焊接技术服务领域的深耕与发展,凭借出色的管理、可靠的技术、优秀的服务团队以及丰富的服务经验,已累计服务 100 多家国内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大型私营企业。目前服务范围主要涵盖电力输变电、建筑钢结构、桥梁建造、造船、汽车制造、化工装备、起重设备、压力容器、机械加工等行业,其优质的服务得到了广大客户的信赖和好评。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迫切需要进一步畅通城乡劳动力的流动。第一,畅通城乡劳动力流动是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并提高其可拿性的迫切需要。第二,畅通城乡劳动力流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江苏特思德紧跟国家政策,就电焊工城乡劳动力的培养和流动等方面服务作了以下实践与探索。
江苏特思德与多所中西部地区大中专院校及技工院校合作成立焊接专业订单班,还有直接以客户企业冠名的定向培养班,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向培养。江苏特思德还派焊接高级技师或企业的焊接工程师定期到校为学生授课,他们除了讲授焊接基础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外,还给学生提前宣导企业文化,结合企业产品提前进行针对性培养。并且安排学生定期到长三角的国有企业、大型外资或民营企业直接进行实操训练与顶岗实习。这样做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焊接技能水平和对加工产品的熟悉适应程度,使学生在毕业时就可以提前达到中高级技能水平,为企业解决了中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与招聘困难。
江苏特思德与中西部地区的培训学校或机构合作,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在当地开设焊接初级或中级班进行焊接技能培训。招生对象都是当地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或再就业的农民工,培训课程的设置和培训教师的配置都是结合企业实际要求进行安排的。初级班学员基本都是零焊接基础,通过专业培训可以基本等握焊接基本知识和技能;中级班学员为有一定焊接基础的或参加了初级班后还想进一步提升的,他们在参加中级班学习的同时也可以完成焊工上岗证的考试并取得资质证书。根据学员本人的意愿,一部分留在当地工作,实现了高质量就业;一部分外出到沿海的大型企业就业。这使得原本在家务农或打零工的农民成为焊接技工人才,他们的收入也有了大幅提升,外出就业的平均年收入达到了 10 万元以上。
江苏特思德主要采取了以下 3项核心措施:
策划制作招生简章;安排招生顾问协助学校开展招生工作;出资设立专门的招生奖励基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选择焊接专业逐渐变少,加上焊接专业实训成本较高,所以学校开设这个专业的积极性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江苏特思德与学校签订订单班培养协议,给予招生团以额外招生奖励,激励招生团队推荐学生就读焊接专业订单班;给予家庭困难学生3年学杂费、佳宿费等费用的赞助;给子订单班焊材等方面的实训教学支特。江苏特思德为每个学生支付的培养费用为5000元、为每个农民工支付的培训费用为 3000元。
提供定制化专业教学大纲与教材;提供实训用的各类耗材;派江苏特思德焊接工程师到学校进行1个月的实操授课,确保每个学生焊接水平达到中级技能水平;提供奖学金激励优秀学员;提供助学金资助贫困学生;安排学生定期到企业进行参观、培训、实习。
在招生前用工企业就与学生签订合作培养协议书,订单班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就业率 100%,学生就业后的年薪不低于 10万元,确保实现高质量就业。学生外出实习或就业时全程提供点对点包车接送服务。对有意向外出务工的所有培训合格学员实行包就业政策,且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年薪不低于 10 万元,大幅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
至今,江苏特思德己通过订单班合作模式累计培养、输送了焊接专业学生超过 500 人,其中有部分学生现己成为上市公司或国有企业的核心技术骨千或生产管理人员,为我国焊接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输出作出了应有贡献。累计培养合格焊工2000 多名,其中外出务工的占比为 70%,使原来的我困户彻底脱我,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文章来源 |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