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67707621
一线观察 | 从企业人才需求看新质生产力
时间:2024-07-02 来源:江苏埃森特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点击:587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项政府工作任务是“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近日,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管理咨询公司发布《2023— 2024跨年度人力资源市场关键指标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聚焦2024年我国企业招聘需求,以及新质生产力对就业趋势的影响。

《调研报告》旨在助力人力资源服务业和企业管理者把握人才市场动向、了解最新数据信息。《调研报告》依据的样本包含近 3500家企业,覆盖全国一线、新一线和二三线城市,以及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涵盖制造、高科技、销售贸易/消费品、能源化工、汽车、医药健康、金融、建工地产、交通运输/物流等行业。《调研报告》指出,2024年大部分企业员工编制的数量保持平稳,近四成企业表示2024年员工编制的数量和去年基本持平,28%的企业员工编制的数量有所增加,近三成企业员工编制的数量减少。面对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和经营挑战,企业对员工编制的态度较为谨慎,更倾向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提升人效的方式推动业务发展。

image.png

2024年九成企业有社会招聘需求,近半数企业表示社会招聘数量与往年基本持平,两成企业表示社会招聘数量有所增加。

从具体招聘需求来看,扩招以销售、研发技术等岗位人员为主。销售人员在企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业绩目标的达成与否。同时,研发技术人员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随着技术升级和市场需求变化,企业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因此扩招研发技术人员是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推动自身持续发展的举措。

image.png

2024年,尽管企业对于人员编制的态度较为谨慎,尤其是传统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受到一定影响,但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的发展催生了新的就业机会和人才需求,未来将持续成为吸纳就业的有效支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等特点。例如,随着市场对可持续发展和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领域发展较快,这也使得其中的热门岗位如电控系统、车联网系统、电池研发等岗位面临人才供给不足的困境。

人工智能、芯片、卫星通信、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大量人才缺口的问题。例如,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破造成了大模型人才缺口的问题,高端芯片的发展使企业对于先进制程研发、工艺和设备人才的需求增加,企业需要既懂专业技术又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技术革新和升级发展。

此外,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也使企业对数字化人才需求增加。例如,销售贸易/消费品、能源化工、交通运输/物流等行业纷纷设置了数字化运营、数据分析、系统架构师、物联网等岗位。拥有相关技能的人才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构建智能化系统、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其职业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随着企业对新兴领域高级技术人才需求的增加,这类人才的薪酬水平也水涨船高。调研显示,高级人工智能工程师年薪的中位值接近 70万元,数字化营销经理年薪的中位值接近 40万元,智能制造工程师年薪的中位值接近 30万元,他们的薪资水平可达传统研发或专业岗位薪资的 1.5 ~ 2倍。在薪酬涨幅整体放缓的背景下,热门紧缺岗位的薪资涨幅仍达 10%以上。

image.png

调研结果显示,57%的企业在 2024年有调薪计划,占比较上年下降了 9个百分点。随着经济形势的波动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企业可能面临着更大的经营压力,因此在薪酬方面的支出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从企业的发展阶段来看,2024年近六成处于快速发展/扩张期的企业有调薪计划,相比之下,处于转型变革期的企业中只有 33%的企业计划调薪。企业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往往需要给员工更多的激励来保持团队的稳定和高效运转,而处于转型变革期的企业则会更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在调薪方面的计划相对较少。

1721369415869929.png


从调薪率来看,近 10年市场整体调薪率呈波动式下降趋势,近年来降低至 5.5% ~ 6%。最新调研结果显示,2024年市场整体调薪率为 5.5%,为近 10年来最低值。

从城市类型来看,2024年各类型城市的调薪率较上年均有所下降,其中新一线城市调薪率最高(5.7%)。城市调薪率的差异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不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新一线城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这些产业和企业通常面临着更大的人才竞争压力,因此需要通过提高薪酬水平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近年来,企业差异化调薪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24年有调薪计划的企业中,超七成按绩效结果调薪,针对晋升人员、核心/骨干人员调薪也是常见的方式。晋升人员、核心/骨干人员调薪率超过 10%,是人员普调率的 2倍多。差异化调薪反映出企业侧重控本提效并倾向采取精准激励,目的在于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激发员工动力、推动组织业绩提升。

来源:《人力资源服务》5月刊